朱由检低头扫了一眼手上拿着的详细资料,顿时了解这位刘养噩的来历。
这位刘养噩虽然只是一个区区生员,但是他父亲是故云南左布政使刘汉儒,娶的继室是李精白的女儿,家世可谓显赫。
刘养噩虽然喜欢读书,但是对于科举之途却不怎么上心。加上年轻时父兄先后亡故,不得不负担起照料家族的重担,也就干脆放弃了举业。
李精白如今虽然执掌一部,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根基不足。加上当年魏忠贤掌权时,他在山东弄出了一个麒麟祥瑞,上书曰:厂臣修德而生仁兽。
因为这事做的太没有风骨,所以不仅东林党人弹劾他,就算是黄立极等人也颇为瞧不起他。
李精白很清楚,他要想再进一步大约是没有什么可能了,但是现在这个白捡的尚书,他是一定要保住的。
李精白想要弄几个信得过的帮手,又想替自家人安排一条光明大道,于是不免就盯上了**衙门这个新设立的部门。
他一共有两子一女,长子李麟孙不好读书,但好驰马试剑,博弈饮酒。在家乡喜欢聚拢一帮幕府清客为歌诗,酒后拔剑狂歌,为一纨绔子。
他原本是想要推荐自家长子当一任驻**特使,2年后返回国内,便能登入官籍而不必再走科举之路。
不过**王国虽然是海外藩国,但是却最慕中华文化。这些**人其他东西没怎么学会,倒是把中国的文化学了一个十足。两班贵族虽然有不会说中国官话的,但是基本没有不会认识汉字的。
虽然从倭乱开始,**国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洗礼,但是这些两班贵族依然还是未改重文轻武的恶习。
身为大明的使者,如果没有一定的才学,就算去了**王国,也无法同那些两班贵族结下友谊,若是有事发生时,自然也就找不到可用之人了。
李麟孙虽然有豪侠之气,但是却未必能够折服那班**王国的两班贵族,也因此被否决了。
李精白于是就想起了自己那位放弃举业的女婿,在冯铨亲自的考察后,认为这位刘养噩的才学和能力已经足够出任**特使了。
朱由检看了资料后,便对着他提了一个问题:“朕想要问问你,如果你在**王国担任使者期间,后金再度出兵入侵**,你会怎么做?”
刘养噩低头思考了一会,才回道:“臣当劝说**王出兵据守平壤和大同江,然后请东江镇从旁牵制,若是能保住大同江和平壤,则必能保全**。”
对于岳父对他的举荐,外表看起来无动于衷的刘养噩,其实内心还是很想出来做些事情的。
他年轻时因为要照料亡兄遗孤和幼弟、母亲,不得不放弃了举业,专心料理家业。
但是如今侄子和弟弟都已经长大**,自家家业也已经稳定,他这名义上的刘家家主,不免就显的有些无所事事了起来。
虽然就这么在家读书写字,偶尔同几位好友一起聚聚,做些赏花饮酒赋诗的风雅之举,让人看起来显得他的生活极为悠闲。
但是刘养噩自己,却感觉到了深深的寂寞。虽然性情淡泊,认为自己可以这样过完一辈子。但是他偶尔心底也会出现一种渴望,渴望别人提起他时,能够说一句他便是沈丘刘养噩,而不是什么思鲁公次子。
因此在接到了岳父的信件后,他左思右想了许久,还是选择了上京,准备谋取这个驻藩特使的职位。为此,他倒是好好的查阅了一遍,关于**王国的各种资料。
刘养噩很快便注意到,皇帝并没有认同他的回答,这不禁让他开始思索了起来,他想知道皇帝对他的回答,究竟在何处不满意。
朱由检想了想便继续说道:“若是大同江失守,后金军兵临汉城,而城内人心惶惶,都无法组织起防御阵线。你又如何劝说**王怎样行事?”
刘养噩回想了一下,他过去几日内翻看的,关于大明时报上的几篇文章,顿时毫不犹豫的说道:“臣当请**王让城别走,只要**王不陷落在后金军手中,后金就无法克竟全功。
**便依然是我大明的藩属国,陛下应当在江华岛或汉江口设立船只,以作接应。”
朱由检轻轻拍了拍手说道:“说的好。你现在便是我大明驻**特使了,希望你在外不要忘记我大明的利益是什么。关于担任特使的其他注意事项,让冯学士回去后告诉你好了。这下一位是?